4新闻资讯
您的位置:首页  ->  新闻资讯  -> 公司动态

自动三次元测量仪使用中避免哪些故障?

文章出处:公司动态 责任编辑:东莞市精丰测量仪器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:2025-09-15
  ​自动三次元测量仪(又称三坐标测量机,CMM)是高精度几何量检测设备,用于精密零件的尺寸、形位公差测量,其精度可达微米级(μm)。使用中需避免以下故障,以保证测量准确性和设备寿命:
自动三次元测量仪
一、机械结构相关故障(影响精度与稳定性)
碰撞与过载
风险:测头与工件、夹具或工作台碰撞,会导致测针断裂、测座偏移,甚至损坏导轨、丝杆等核心部件(精度基准部件,维修成本极高)。
避免措施:
测量前通过 “快速移动” 模式手动确认工件边界,设置安全移动路径(软件中预规划测量轨迹,避开障碍物);
新手操作时降低移动速度(≤50mm/s),启用设备的 “碰撞保护功能”(若有,碰撞时自动停机);
装夹工件时确保突出部分不超出工作台范围,夹具高度不超过测头安全行程。
导轨与丝杆污染 / 磨损
风险:灰尘、油污、切屑进入导轨或丝杆,会导致运动卡顿、精度漂移(如反向间隙增大),长期会加剧磨损。
避免措施:
测量环境保持洁净(ISO 8 级以上洁净度,无明显粉尘),工作台面每次使用前用无水乙醇擦拭;
禁止在测量台上放置食物、饮料或非测量物品,避免液体滴落污染导轨;
定期(按说明书,通常每月)检查导轨防护罩是否完好,及时清理溢出的润滑油(用专用擦拭纸,不可用普通抹布)。
二、测头系统故障(直接影响测量数据)
测针安装不当或损坏
风险:测针松动导致测量力不稳定,或测针弯曲、磨损,会使测量数据偏差(如尺寸超差、形位公差误判)。
避免措施:
安装测针时用专用扳手紧固(力度适中,避免过紧损坏螺纹),确保测针与测座同轴(可通过 “测针校准” 验证,校准误差需≤2μm);
根据工件特性选择合适测针(如小孔用长测针,软质材料用红宝石测球避免划伤),禁止用测针撬动工件;
测量完成后及时取下长测针或特殊测针,存放于专用盒中,避免碰撞变形。
测座与传感器故障
风险:测座旋转轴卡顿、传感器信号漂移,会导致测量点采集错误(如丢点、数据跳变)。
避免措施:
禁止手动掰动测座(需通过软件控制旋转),定期(每季度)进行测座校准(检查旋转定位精度);
保持测座清洁(尤其旋转关节处),避免油污、冷却液渗入;
若发现传感器指示灯异常(如闪烁、灭灯),立即停机检查,禁止强行测量(可能导致数据无效)。
三、环境与操作不当导致的故障
环境温湿度失控
风险:温度波动(超过 ±2℃/h)、湿度超标(>65% RH)会导致设备热变形(如导轨、工作台伸缩),测量精度急剧下降(温度每变化 1℃,可能引入 0.1mm/m 的误差)。
避免措施:
测量室需恒温(20±2℃),配备精密空调(控温精度 ±0.5℃),远离热源(如机床、阳光直射)和空调出风口;
工件测量前需在测量室内恒温(时间≥4 小时,大件需 24 小时),确保工件与设备温度一致;
湿度控制在 40%-60% RH,湿度过高易导致电子部件受潮,过低则产生静电(损坏传感器)。
程序与参数设置错误
风险:测量程序路径错误、坐标系建立不当、测针补偿参数错误,会导致测量数据错误或设备空跑(浪费时间)。
避免措施:
首次运行新程序时,先进行 “空运行”(不接触工件)验证路径,确认无误后再正式测量;
建立坐标系时,确保找正基准与工件设计基准一致(如用 3-2-1 法或迭代法,重复定位精度需≤3μm);
更换测针后必须重新校准(输入正确的测针长度、直径补偿值),禁止沿用旧参数。
四、电气与软件故障
电路连接与供电问题
风险:数据线松动、供电电压不稳,会导致设备通讯中断(测量中断)或数据丢失,严重时损坏控制系统。
避免措施:
定期检查电源线、数据线接口(如 USB、网线)是否牢固,避免拖拽线缆;
配备稳压电源(电压波动≤±5%),防止电压骤升 / 骤降;
雷雨天气关闭设备并拔下电源插头,避免雷击损坏主板。
软件崩溃与数据丢失
风险:软件运行中死机、测量数据未保存,会导致工作中断,尤其长时间测量(如复杂零件)损失更大。
避免措施:
定期更新软件补丁(按厂商建议,不随意安装非官方程序),清理缓存文件;
测量过程中定时保存数据(如每完成一个特征测量保存一次),重要数据备份至 U 盘或服务器;
避免同时运行其他占用内存的程序(如大型设计软件),防止内存不足导致崩溃。
五、维护不当导致的故障
润滑不足或过度
风险:导轨、丝杆缺油会加剧磨损;润滑油过多则吸附灰尘,形成油泥堵塞运动部件。
避免措施:
按说明书规定周期(通常每 3 个月)添加专用润滑油(如导轨油、丝杆油,不可混用),油量以覆盖接触面为准;
手动移动轴系,确保润滑油均匀分布,多余油脂及时擦拭。
校准过期或方法错误
风险:设备长期未校准(超过校准周期,通常 1 年)或校准方法错误,会导致测量精度超差(出具错误报告)。
避免措施:
严格执行校准计划,由专业人员用标准量块、球板等进行精度校准(如定位精度、重复精度验证);
日常可通过 “标准球校准” 快速验证(测量标准球直径,误差应≤1μm),发现异常及时联系厂商。

手机站

手机网站

微信

添加微信

小程序

小程序

顶部
404 Not Found

404 Not Found


ngin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