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新闻资讯
您的位置:首页  ->  新闻资讯  -> 公司动态

三丰三次元圆度仪的工作原理是什么?

文章出处:公司动态 责任编辑:东莞市精丰测量仪器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:2025-08-18
  ​三丰三次元圆度仪(又称圆度测量仪)是一种高精度测量设备,主要用于检测回转体零件(如轴承、轴类、孔类等)的圆度、圆柱度、同轴度、垂直度等形状和位置公差,其工作原理基于 **“极坐标法”**,通过精密机械结构与光电传感技术的结合,实现对零件轮廓的精准捕捉与分析,具体如下:
三丰三次元圆度仪
一、核心测量原理:极坐标采样与轮廓对比
极坐标法测量基础
三次元圆度仪以零件的回转中心为基准,将被测零件绕基准轴旋转(通常由高精度主轴驱动),同时通过传感器(如电感式位移传感器)在径向(垂直于旋转轴的方向)对零件表面进行连续采样,记录不同角度下的径向位移量(即零件表面到基准轴的距离偏差)。
误差评定标准
测量数据需按国际标准(如 ISO 1101)中的 “最小区域法”“最小二乘法” 等评定方法,计算实际轮廓与理想圆(或圆柱)的偏差,最终得出圆度、圆柱度等误差值:
最小区域法:找出两个同心圆(或同轴圆柱),使实际轮廓完全位于两圆之间,且两圆的半径差最小,该差值即为圆度误差(精度最高,为仲裁标准)。
最小二乘法:拟合出与实际轮廓偏差平方和最小的理想圆,以实际轮廓到该圆的最大距离差作为圆度误差(计算简便,广泛用于生产检测)。
二、关键结构与工作流程
核心结构组成
高精度主轴系统:驱动被测零件旋转,主轴的径向跳动和轴向窜动需控制在 0.01μm 以内(直接影响基准轴精度),通常采用空气静压轴承或液体静压轴承,实现无摩擦、高稳定旋转。
位移传感器:多为电感式传感器(分辨率可达 0.001μm),通过测头(红宝石或金刚石材质,避免划伤零件)与被测表面接触,将微小的径向位移转化为电信号(电压或电流变化)。
轴向 / 径向滑台:用于调整传感器与零件的相对位置,实现对不同直径、长度零件的测量(如轴向滑台可移动传感器,测量圆柱度时需沿轴向多截面采样)。
数据处理系统:由高精度 A/D 转换器将传感器信号数字化,再通过专用软件(如圆度分析软件)进行轮廓拟合、误差计算,并生成测量报告(包含误差值、轮廓图形等)。
完整工作流程
装夹定位:将被测零件(如轴承内圈、电机轴)通过顶尖、卡盘或真空吸盘固定在主轴上,确保零件轴线与主轴旋转轴同轴(同轴度误差需≤1μm,否则会引入测量误差)。
参数设置:在软件中输入零件基本参数(如预估直径、测量截面数量)、采样参数(如每转采样点数、旋转速度)、评定标准(如最小区域法)。
自动测量:主轴带动零件旋转,传感器沿径向贴近零件表面(接触力通常为 0.1-1N,避免压变形),连续采集位移数据;若测量圆柱度,轴向滑台会带动传感器沿轴向移动,完成多个截面的测量。
数据处理与输出:软件对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滤波(去除高频噪声,如表面粗糙度干扰)、拟合计算,最终显示圆度误差(如 0.005mm)、圆柱度误差等结果,并可生成轮廓曲线图、误差分析报告。
三、与 “三次元坐标测量机(CMM)” 的差异
三次元圆度仪虽名称含 “三次元”,但与通用的三次元坐标测量机(CMM)有显著区别:
测量对象:圆度仪专注于回转体零件的形状公差(圆度、圆柱度等),测量精度更高(可达 0.01μm 级);CMM 可测量复杂三维轮廓的尺寸和位置公差,但圆度测量精度较低(通常≥0.1μm)。
原理差异:圆度仪基于 “旋转基准 + 径向采样”,对回转对称性误差的捕捉更精准;CMM 通过探针在三维空间点测,适合非回转体零件。
手机站

手机网站

微信

添加微信

小程序

小程序

顶部
404 Not Found

404 Not Found


nginx